心懷教育夢想 采擷一路芬芳

編輯:教學處 發布時間: 2018-07-02 15:09


心懷教育夢想  采擷一路芬芳

——山東省實驗小學舉行“STEM教育教師培訓會”

為推進我校STEM教育的實施,發揮我校STEM項目學校的示范和引領作用,提升我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。629日上午,“STEM教育教師培訓會在校多功能廳舉行。


這次培訓會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國內著名的STEM課程培訓師,"浙江省教壇新秀、嘉興市小學科學名師,嘉興市實驗小學的吳建偉老師作為主講人。首先,吳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面向我校五年級學生的STEM《輪子》,這節《輪子》是吳老師從2013年至今在STEM教育領域對課程開發設計深入研究的突出成果之一。這堂課有別于傳統的知識授受式課堂,它聯系實際、突出學生的主動實踐,課堂有趣生動。這是吳老師根據美國STEM教育理念對中國小學科學課堂所做的改革創新。

這節課的任務是設計一個周長不小于60厘米,要滾得更遠的輪子,并且用有限的牙簽、竹簽、粘土制作、展示,并分享他們在探究和動手實踐中遇到在問題和感想??此埔粋€簡單的輪子,但是需要用到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、藝術等學科知識和技能,真正體現跨學科的特征。

在課例中,吳老師首先以現實問題為引入,猜測用什么樣的工具測距輪,由于工具的有限性,從而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,把學生帶入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中。確定任務之后,給學生提供大量背景素材,通過對比古往今來多種輪子,觀察輪子結構和材料的細節,形成對輪子的認識,獲得制作前的背景知識。當學生具備一定經驗后,課堂進入解決問題環節,教師給學生定義工程問題:用到的材料(超輕粘土、竹簽、牙簽、卷尺)、輪子的周長(不小于60cm)、怎樣檢驗設計作品(在斜坡上滾動);怎樣判斷設計是否成功(輪子滾動的距離遠近)。然后進入工程設計的環節,學生小組合作討論,設計輪子模型,畫出圖紙,標明規格、材料。確定設計方案后,小組成員分工制作,測試作品,反復改進。工程結束后,每組進行交流分享,小組代表介紹組內分工情況、設計過程中的困難以及克服方法、從失敗與成功中學到的經驗以及如何改進。孩子們在吳老師的引領下,腦洞大開,思維活躍,20多分鐘后,依照各自的設計圖,各式各樣的輪子紛紛亮相。整堂課都以學生為中心,將科學與探究引向生活,讓學生參與其中,樂在其中。





展示課之后,吳老師給大家帶來了STEM教學的經驗分享《從科學教育走向STEM教育》,吳老師一開始就列出了三個問題:為什么要做這個項目?STEM教育的基本特點?我們是怎么做的?他闡述了如今的教學現狀以及未來的社會需求,指明了開展STEM教學的緊迫性。吳老師借用國外成功的STEM教學實例及自己數年來推行STEM教學的體會,為老師們詳解了STEM教學方式。教娛結合,加深了老師們的體驗,讓我們感受到“學習”在發生著新的變化。

最后苗校長進行了總結,她首先感謝了吳老師精彩的分享,同時也對孩子們的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。她指出孩子們濃厚的課堂興趣和高漲的參與度,更加堅定了我們開展STEM教育的信心,也再次體現了教育的本身就是為了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意義。


本次培訓會的召開,開拓了教師STEM教育的視野,學到了很多經驗和知識,鼓舞了人心,堅定了把STEM教育進行到底的決心!當我們有了清晰的努力方向,就能走得更遠。相信在一次次研討與實踐中, STEM教育在我校會很快地落地、生根、發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撰稿:張晶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審稿:黃紅艷

 

 

最新導讀

掃二維碼
返回頂部
黄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