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術組教研活動記錄
活動主題: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范畫的探究
活動地點:學校四樓閱覽室
參加人員:王夢君主任及美術組教師
活動時間: 3月18日
主持:鄭紅星
記錄人:魏夢飛
活動記錄:
教研針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范畫如何合理使用進行探究,鄭紅星教研組長指出:美術教學不同于別的學科教學,它是一種直觀的形象教學。范畫是直觀教學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,是教學內容與學生思維連結的主要介質,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。但在教學中,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,出示范畫給學生看,本意是希望學生可以從中得到創作的靈感和方向,但是得到的作品大部分卻是跟范畫出入無己的臨摹作品,所以范畫是一把雙刃劍,如何有效的應用范畫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。
大家就如何在美術課堂中合理有效的使用范畫展開了探討和研究。
韓菲老師:欣賞,是學生獲得美術知識的途徑之一。美術教材上的每一章節,都會配有相應的范畫圖例,賞課環節的教學中,我們可以把它制成“范畫”,把一些印刷效果好的圖例放在視頻展示臺上,通過投影機投射到屏幕上,這樣獲得的“范畫”圖像清晰又直觀,學生注意力很容易就集中了,并讓同學們談談對此范畫的看法、認識以及對書中畫面的認識和體會,教師根據他們的分析,引申到范畫的內涵,和學生產生強烈的藝術共鳴,使學生心領意會,對范畫產生強烈興趣的同時也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。從而實現美術欣賞教學的教育和審美作用。
朱黎明老師:課堂中進行步驟性范畫。凡是畫作肯定有一定的步驟,步驟性范畫是啟發、指導學生最形象的具體方法步驟,可現行美術課本中的“步驟圖”少之又少,大多數都是以成品的形式出現。所以我們事先精心繪制范畫,在課堂把作畫的方法、步驟放大繪制好,帶領學生邊看邊講,通過分階段有步驟地示范范畫,結合自己作畫的理念,創作范畫。將創作的步驟、構思的方法、及詳細的技法講授給學生,引導學生舉一反三,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,讓學生逐步學會作畫的方法。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能和基本知識,培養了創造性思維,效果截然不同。
安文靜老師:課堂中進行啟示性范畫尤為重要。啟示范畫是啟發和引導學生的思路,有效地進行創作畫。在教學中,有不少學生認為“范畫”總是用來讓他們照著畫的,事實并不如此,范畫不僅可以用來開拓學生的思維,而且是發展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方式。在教學中,教師的范畫,會將學生帶入另一個燦爛的天空。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在教學中要注重“導”的重要性,設計創作范畫,將創作、構思、制作的過程及注意點詳細講授給學生,引導學生發展成新的學習思維,讓學生逐步學會創作和設計的方法。
魏夢飛老師:在課堂中,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要求,采用不同類型的范畫,確實也產生了較好的效果,有時因使用范畫不當也帶來一些問題。 在美術六年級《我種的植物》中,我當堂示范的是一幅用鉛筆打稿,油畫棒上色的靜物淡彩畫,當我把成品展示給學生的時候,他們一臉茫然,再讓他們練習的時候,大部分同學愣在那不知如何下手,紛紛嚷著:“老師,太復雜了,那么多葉子,不知道該從哪下手,還有這幅畫顏色不好看”。我揣摩兒童心理,思考著怎樣使教學充滿童趣,激活了兒童的學習興趣。于是,當再次上這節課時,我用4K素描紙示范了一幅簡單,色彩鮮艷的向日葵,激起了孩子們的興趣,沒想到,這幅簡單的向日葵范畫,把整節課的氣氛調節到頂點。這時,他們有了興趣與動力,畫畫激情非常高,課堂效果非常好。
活動效果:
王夢君主任指出:在美術教學活動中,合理地使用范畫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繪畫,激發學生對繪畫的興趣,并且有試一試的想法,充分發揮了范畫在美術課堂中對美術作品的欣賞,產生較強感受和共鳴,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,增強其美術的信心,向學生傳授技能技巧,提高課堂效益的目的。
山東省實驗小學